(圖片來源http://mall.vivijk.com/data/files/mall/article/201409282312002575.jpg)
好孕當頭 文、 資料整理: 愚人二媳
當發現自己或妻子懷孕的時候,常常是又驚又喜。部分婦女,在第一次面對新生命到來的時候,因為幾乎沒有察覺到身體有任何的不適或異狀,往往會不小心忽略了剛懷孕時的黃金時期必須要注意及避免的事,不過不用擔心,當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這時候的心情更容易伴隨緊張或者焦慮,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情愉快,而家人的陪伴與支持也往往是最好的安胎藥。
在獲得這則喜訊開始注意及調養身子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懷孕初期可能會出現的徵兆,來了解近期是否小生命已經悄悄的到來了呢!
懷孕初期8大徵兆
1. 月經遲來一周以上
對於月經規則的婦女,只要月經沒來超過一周以上便可驗孕。月經沒來除了有懷孕的可能,也有許多其他因素包括生活作息或工作環境改變,心理壓力等諸多環境因素造成,若無法肯定,可以到婦產科做更精確的檢查。
2. 基礎體溫高溫超過16天以上
更精密的確認是否有排卵或受孕,定期量基礎體溫往往是最準確又最方便的選擇。身體排卵後因黃體激素分泌增加,使基礎體溫上升進入高溫期;在沒有受精的狀態,排卵二周後基礎體溫就會進入低溫期形成月經,因此若到了生理期,基礎體溫卻遲遲沒有下降,極有可能是懷孕初期症狀。
3. 疲倦想睡
因為身體在排卵後,會因黃體激素分泌增加,使基礎體溫上升進入高溫期,一旦受精之後,會持續高溫,同時黃體素也會不斷增加,使肌肉放鬆,呈現無力狀態。
4. 胸部脹痛
乳房敏感、脹痛,這是由於你的激素水平提高所引起的。這種脹痛感與你經期前的感覺很相似,只是更強烈一些。這種懷孕徵兆會在你懷孕3個月之後有明顯好轉,你的身體到那時就已經適應孕期荷爾蒙的改變了。
5. 內分泌物有變化
有些女性在懷孕初期發現自己的陰道分泌物較往常多,會出現這種懷孕初期症狀也是因為在懷孕初期,受激素急劇增加的影響,陰道分泌物增多,這是正常的現象。
懷孕早期的徵兆還可能表現為少量的陰道出血。在受孕後第11~12天左右,差不多在你發現自己錯過月經的時候,一些女性會有少量的陰道出血。這種陰道出血可能是由于受精卵植入血液豐富的子宮內膜所引起的,這個過程在受精6天後開始。
植入性出血的出血量非常少,表現為一些紅色血斑,或者粉紅色、紅褐色斑跡,這種情況大約會持續一兩天。但是,如果你發現出血量比這個大,尤其是同時還伴有疼痛感的話,一定要去醫院就診,因為這有可能是子宮外孕的徵兆。
6. 孕吐、脹氣、便祕等腸胃不適
孕吐症狀會因人而異,研究顯示此現象與β-HCG(別稱人類絨毛膜激素)濃度相關,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黃體,有利於雌激素和黃體酮持續分泌,以促進子宮蛻膜的形成,使胎盤生長 成熟。通常在懷孕8~10週時為最高峰,14~16週之後會逐漸趨緩,而黃體素有滯留水分的效果,會讓水分留存在細胞中然後影響腸胃道代謝。約有四分之三的孕婦,會出現嘔吐和噁心症狀,極少數人會因為嚴重嘔吐導致脫水,而需住院治療(稱做「妊娠劇吐症」)。
此外,黃體素和鬆弛素的分泌,使腸胃蠕動速度變慢,導致胃酸無法順利往下流動,甚至會往上方的食道逆流,引起胃食道逆流症狀。若有拉肚子的情形,也要非常注意並多加小心。
7. 頻尿
a. 許多孕婦在懷孕初期症狀中出現尿頻現象,那是因為懷孕前3個月,子宮在骨盆腔中漸漸長大,壓迫到膀胱,從而使準媽咪一直產生尿意。
b. 而到了懷孕中期,子宮會往上抬到腹腔,尿頻的現象就會得到改善,但到了懷孕末期,尿頻現象會再度出現。
c. 當懷孕初期症狀是感覺尿頻時,準媽咪不妨多上幾次廁所,這沒有關係,儘量不要憋尿。如果你在小便時出現疼痛或燒灼感等異常現象時,要立即到醫院尋求幫助。
8. 飲食習慣改變:
懷孕的時候,飲食習慣也會發生變化,對氣味也會相當敏感,這種生理的本能,有時候是一種保護機制,有方說法是寶寶的口味會影響媽媽,本來不敢吃或不喜歡吃的東西會變得愛吃,原本喜歡吃的東西,卻變成悻悻然。
這個時候,是一人吃,兩人補。除了口味改變以外,有些初期懷孕婦女因為伴隨些許腸胃不適,其實並沒有想像中胃口良好,什麼都能吃。所以這個時候,更要注意的是食物質而不是量。 能力許可範圍內,盡量選擇天然、有機的食材,取代過多添加或調味的食品,攝取真正的營養,而避免其他的多於不必要的負擔,達到飲食均衡,營養充足。
懷孕初期營養攝取
對於平常身材保養有道的婦女們,懷孕的時候,往往就是可以放鬆一下,大飽口福而百無禁忌的時候。但是,卻不能完全卸下防備,以免補不到嬰兒,卻胖在母體。
其實只要能夠掌握食材的來源,確認營養的品質,就可以安心地大快朵頤。
懷孕初期的營養攝取,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既可以吃得安心,給寶寶完整的營養,又不會有多餘的負擔,造成媽媽的二度煩惱,趕快來瞧瞧。
(圖片來源:http://www.q591.com/post-5229.html)
一、熱量
熱量是維持身體和身體活力所必須,懷孕期間需要額外的能量,是為了形成胎兒、胎盤和子宮與乳房的成長,以及維持母親代謝率的增加。
在懷孕第一期 (前13週)能量不需要增加。第二期(14~26週)主要是母親本身的需要,增加三百仟卡。第三期(27~40週)主要是為了胎兒和胎盤的成長須增加三百仟卡。
這樣漸進式的攝取足夠的熱量,避免短時間暴飲暴食,大吃大喝,少吃高糖,高鹽,高油,高熱量的精緻食品,才是真正照顧胎兒與母體健康,且維持辣媽身材的祕訣喔。
熱量來源攝取 :
熱量的來源為五穀類和油脂類,可依孕前體重調整,若原來體重較輕者,可多增加些,較重者增加少些!配合體重增加曲線來攝取足夠的熱量。
二、蛋白質
增加蛋白質是為了胎兒的成長和母親新組織的形成,依懷孕的階段,蛋白質在組織中貯存的速率不同。於懷孕第一期(前13周),蛋白質每日攝取量應增加2公克,
第二期(14-26周)應增加6公克。第三期(27~40週) 增加12公克。這個值要隨母親個別差異和吃入蛋白質的優劣而調 整。
青春期懷孕的需要則比成年婦女來的高,因為要應付母體本身成長的需求。
若是吃素的孕婦,則要注意利用互補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來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蛋白質來源攝取 :
最好能有1/2~2/3的高生理價值的動物性蛋白質,每天喝兩杯牛奶是很重要的!可供給優良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2外,更是鈣質好的來源。
三、維生素
由於熱量的需要增加,因此與能量代謝有關的維生素B1、B2和與蛋白質代謝有關的維生素B6也都須隨著增加。而孕婦最常發生的維生素缺乏症就是葉酸的耗,導致巨紅血球性貧血。缺乏葉酸時,細胞不能正常的分裂,則易造成胎兒異常的現象,所以飲食中要注意葉酸的足夠攝取。
素食者或長期使用抗生素及胃液缺乏維生素B12吸收的內在因子者,較容易發生維生素B12缺乏症,要加以補充,以避免神經系統受到傷害,維生素C是發展結締組織和血管系統的重要營養素,更可幫助鐵的吸 收以形成血紅素。所以懷孕期維生素C亦需加以強調。維生素D 調節鈣、磷的新陳代謝,帶動鈣質在小腸中吸收,對骨骼的生長有影響,可藉由照射太陽而由自體產生。
維生素來源攝取 :
多吃富含維生素A、C的深黃、紅色、綠色蔬菜水果並可提供纖維質,防止便秘。而葉酸廣泛存於食物中!尤以肝臟、酵母、綠葉蔬菜、 豆類及一些水果是豐富的來源。
四、礦物質
鈣和磷乃是促進胎兒骨骼和牙齒發育的主要礦物質。
懷孕時期胎兒的需求列為第一優先、所以若母體未攝取足夠的鈣質,則會由母親的骨骼中游離出鈣,埋下母體往後發生骨質疏鬆的重大隱憂。
若孕婦為青春期尚在發育階段或壓力大者,除了鈣的需要,更需增加鐵質,以利懷孕時,除了應付胎兒的需要,需考慮母體血液體積的增加和分娩的損耗。
整個懷孕期間需增加1000至2000毫克,所以懷孕期間鐵質的吸收量應增加三.五~五毫克,但食物中鐵質的吸收率約為10%~15 %,所以每日飲食需含有20~50 毫克的鐵來補充。
要從食物中攝取如此量的鐵是困難的,通常 1000卡的食物含6毫克的鐵,所以在懷孕後期可用鐵劑來補充。懷孕第一期不建議補充,因為懷疑會造成畸胎和加重噁心、嘔吐、胃不適等症狀。其他如碘、鋅也須增加攝取以防止甲狀腺素的分泌和各種酵素的合成發生異常的情形
礦物質來源攝取 :
鈣質還可由小魚乾、蝦米、藻類、蛤、牡蠣等食物獲得。為了胎兒鐵貯存和避免孕婦貧血,可由瘦肉、內臟類、蛋黃來提高鐵的攝取。
懷孕因避免的飲食
懷孕初期胚胎著床尚不穩定,可能是體內荷爾蒙不穩定導致子宮內膜不穩、胚胎本身本身不理想、胚胎有染色體異常等,致使胚胎發育未完全,都有可能讓原本的喜悅變成一場空。這也是為什麼,訪間常常說懷孕未滿三個月,不能隨便跟人說喔! 所以,除了認識優良的營養攝取保護好胚胎,也要來了解懷孕初期更要避免的飲食。
(圖片來源https://blogwww.s3.amazonaws.com/uploads/fgblogphoto/9847/b4eba365-cebd-44d3-a82f-a936b54b1f17.png)
1、脹氣食物
有些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氣體,從而產生腹脹感,妨礙正常睡眠。如豆類、包心菜、洋蔥、綠椰菜、球甘藍、青椒、茄子、土豆、紅薯、芋頭、玉米、香蕉、麵包、柑橘類水果和添加木糖醇(甜味劑)的飲料及甜點等。
2、油膩食物
如果懷孕期間晚餐過於豐盛油膩,或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會加重腸、胃、肝、膽和胰的工作負擔,刺激神經中樞,讓它一直處於工作狀態,也會導致失眠。最聰明的做法是,把最豐盛的一餐安排在早餐或午餐,晚餐則吃得少一點、清淡一點,比如,晚餐做一些芹菜百合,這樣的晚餐能起到安眠的作用。
3、辣鹹食物
孕婦睡前吃辛辣的食物會導致胃部灼熱,使其消化不良,會影響睡眠品質,所以孕婦睡前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此外,孕婦在睡前不能攝取鹽分過多,因為會影響血管收縮,使得血壓上升,情緒緊繃,會導致失眠。
懷孕禁忌的食材
孕期最好避免煙、酒、咖啡、 濃茶等刺激品,否則可能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嚴重甚至畸形或流產。而以下更提供在孕期容易忽略但更要注意及避免的食材喔!
(圖片來源 http://mombaby.tw/wp-content/uploads/2013/10/w639.jpg)
1、 蘆薈
懷孕間的準媽咪如食用蘆薈汁,不但引起骨盆出血,更有造成流產的可能。
2、 螃蟹
螃蟹相當鮮美好吃,但其性性寒有著活血去瘀之功效,對孕婦相當不好,尤其是蟹爪,有著墮胎的作用。
3、 甲魚
有著滋陰益腎功效,不過甲魚性味鹹寒有著很強的通血絡、驅散瘀塊作用,因此也有一定的墮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鱉甲的墮胎之力比鱉肉還強。
4、 薏米
薏米是藥食同源的食物之一,中醫認為其質滑利。不過經過藥理實驗證實,薏仁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因而是刺激子宮收縮,導致也有誘發流產的可能。
5、茶葉
孕婦不要過多的飲茶,特別是濃茶,因為茶中含有咖啡因,有著興奮的作用,會導致胎動增加,還會危害胎兒生長發育。
6、醋類
食用醋和含酸性食物是造成胎兒畸形的元兇之一,特別是懷孕最初的半個月左右,大量的酸性食物會造成體內的鹼度下降,從而造成疲乏,無力。長時間的酸性體質會影響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可造成胎兒畸形。
7、黑木耳
黑木耳學名叫做桑耳,具有滋養益胃的作用,很受孕媽媽們的歡迎,但是又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是不利於胚胎的穩固和生長的,所以孕婦要慎用。
8、馬齒莧
馬齒莧是草藥又可當做菜來食用,其藥性寒涼還滑利。實驗證明,馬齒莧汁對於子宮有很明顯的興奮作用,會導致子宮收縮次數增多、強度增大,容易導致流產。
http://www.mombaby.com.tw/article-3338-0.html#
http://lovemily1985.com/2013-03-17-420/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2-11/16/c_123960485.htm
http://mombaby.tw/article8022.html
http://mombaby.tw/article6005.html
http://mombaby.tw/article6154.html